迈一步跨“两省”、抬一脚踏“四县”,在北京的东极点,多的是你不知道的趣事美景!
站在崖下仰望黑谷关城堡
界石是一块刻着“四县交界点”的大石头。四面刻着“兴隆县界”“滦平县界”“承德县界”“密云县界”的字样,名字的方向和四县的方位相对应;界石上刻有简介曰:“因此处位临河北省滦平县、承德县、兴隆县,北京市密云县四县交界,所以此处被人风趣的喻为‘鸡鸣闻四县’。”
四县界石
和界石紧靠的是“京都晨曦”碑,碑的背面刻有“碑记”曰:“明洪武年筑长城在此建关,并于关口处建关城一座,因该地岩石呈现黑色,故称黑谷关。1999年,经北京市测绘局测定,该地为北京市辖区最东端,是北京地区第一缕阳光的诞生地。这就是北京的‘东极点’。”
“京都晨曦”碑的正面和背面
测绘确定了北京地界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点,称为“四极”。从地图上看,北京最东端位于东经117°30’与北纬40°37’交汇处,即密云新城子镇的花园村黑谷关。其余三极分别为:西极——房山区蒲洼乡鱼斗泉,南极——大兴区榆垡镇石佛寺,北极——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石洞子。朋友告诉我,北京最北的一个自然村石洞子,是在高峡缝里,稀稀落落,没几户人家。自然村唯一的标志是路旁的牛栏墙上用大红油漆写上去的“石洞子”。300多年前,清朝大军入关,进入北京,石洞子村是必经之路,从石洞子到北京的路上,至今还有许多当年清军驻扎的遗迹。花园村地理位置独特,这里不仅是北京市的最东端,而且村东大绝壁上的黑谷关长城敌楼,是北京市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还是北京一区与河北省三县接壤之地。
“京都晨曦”碑对面,就立着刻有“北京第一缕阳光诞生地”的小石碑,碑旁有两方木牌,一块介绍黑谷关,一块介绍京都晨曦来历。黑谷关,位于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北麓,建在这条东西走向长峡谷的北端沟口处,地处军事要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明长城在北京最东端的一处关隘。站在崖下,可以仰望到关隘敌楼。明初,鞑靼人数次南侵,都曾在此与守军发生激战,后来明将张臣率部驻守,才使战事得以平息。
“北京第一缕阳光诞生地”石碑
站在这里,可谓:迈一步,跨“两省”,抬一脚,踏“四县”。围界石转一圈,已经逛完了四个县,往东走一步,就是河北省,往西退一步,就回到了北京市。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地方竟有这么多名堂。一个独特的所在,大家被景物所吸引,忘却了长途跋涉的疲倦,忙着观赏景色、寻觅古迹、拍照留念。
停车坪边,一位干鲜水果女摊主,热情主动向我们介绍景区情况,帮我们照了全家福,她很自信,也有主人似的自豪。据她说,花园村原来叫瓜园村,“瓜”“花”谐音,逐渐叫成了花园村。虽是深秋,环顾周围,目之所及,还是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名副其实的“花园村”。深蓝的天空下,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京都晨曦”和界石前的全家福
这里本来是看日出、沐浴北京最早一缕阳光之地,但我们下午4点多到达,逗留40分钟,已是日落时分。因预先没预定住宿地,只能迎着夕阳,赶3个小时的回京路程。很遗憾,我们只站在花园的大门口,感受了一番,既没看到花园村的全貌,又没有登上崖顶沐浴第一缕阳光。据资料显示,花园村旅游资源丰富,凡有险峻山峰之处,均可见到长城、烽火台、古城墙等古迹,现在仍有约20公里的明长城环绕古村,其中有一处蜿蜒曲折的明代原貌长城——黑谷关长城,保存完好的多个烽火台城楼。
黑谷关长城
站在烽火台上,向四周眺望,群山起伏,连绵不断。长城脚下,溪水形成连续28个水潭,激流长达2000米。山涧溪水,则缓缓流淌在小村边,山水相连,水天一色。花园村不仅有美景,还充盈着历史的痕迹。花园村西临古北口、司马台长城、云岫谷、雾灵湖等数处风景名胜,南部山上有“五虎水门关”,是明代长城中一处精华所在。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建造艺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五虎门中奇景相连,佛望崖、雄狮山、双叠瀑,景色雄浑壮丽。五虎门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外有山泉、内有瀑布,形成了瀑中潭、潭中瀑的美丽景观。这些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旅游景观,都是花园村的迷人之处。这次没能尽兴一览,大家一致约定,明年再来!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枫叶浓烈、金秋绚烂,或壮美、或婉约,这秋景美到人心坎儿里了!
新中国从香山开始?“五大书记”曾在此居住,这里定有一个你不知道香山!
走进美国檀香山,带您探寻孙中山的革命足迹!
游泰山、观赤鳞鱼,36年的那次泰山之行,令他至今难忘!
见贤思齐
长
按
关
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