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翁仲是谁?为何皇家陵寝都有他的雕像呢?

2025-11-16 01:24:25 8621

翁仲的来歷得从秦始皇时所铸12个铜人说起,《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26年时「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正义》引《三辅旧事》、《水经注·河水(四)》都人为每个铜人各重24万斤,俗称「翁仲」。

阮翁仲不仅出现在秦始皇陵和武则天乾陵,在很多其他的皇家陵寝中都有出现。

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翁仲路,是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必经之路,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文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徵着帝王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明孝陵的石翁仲,高3.18公尺以上,据说是最高大的石翁仲了。

眾所周知,武则天有一块无字碑。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还有线刻的狮马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阮翁仲其人其事,正史不见有传,明以前其它书籍也少记载,彭大翼之说不知何据,况且,秦时匈奴散居于大漠南北,即今内蒙古高原一带,与秦上谷、代郡、雁门、云中、九原等郡交界,而临属陇西郡,是秦与羌的交界地,匈奴与羌之间相距甚远,中间隔着月氏,因而守临洮的阮翁仲,是不会使匈奴闻风丧胆的;更何况「督邮」这个官职是汉代才设置的,阮翁仲少时秦还未统一中国,又何以「为督邮所笞」?可见阮翁仲一说本无故实之事,只能是奇传异闻。

无论是否真实的存在,古代的皇帝们用他来驱魔镇邪,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古代男子纳妾 正宫不反对还大力支持 2原因揭密

大半夜成群野狗狂吠怎么办?网一招神解

古墓刻8字震慑天下 数百年无人敢盗 乾隆也害怕

#阮翁仲

【金灿碎芒拥抱秋凉花香 】

全台10大秋日花季浪漫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