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舞蹈

2025-11-24 19:27:00 8989

《勒巴舞》的特点一

《勒巴舞》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拿着牛尾巴跳的,它分别模仿大象、鹰、猴、蛙及虎,并使之形成了一套连贯的舞蹈动作。勒巴舞共有12套,70多种跳法。

《勒巴舞》 的特点二

"勒巴舞"是一个将纳西族的古典民间舞蹈和藏族的民间舞蹈"热巴舞"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新舞种。主要流行于丽江金沙江上游塔城、鲁甸、巨甸等地山村的民间。这个舞蹈兼备纳藏两族歌舞特色和特点。

“热美蹉”舞蹈

在纳西族地区,还流传着一种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舞蹈--"热美蹉"。著名纳西族学者宣科深入研究发现,热美蹉起源于先人对自然的恐惧心理:"热美"是一种精灵,专门吮吸死者灵魂,为保护亡灵,人们在守灵时边唱边跳,以吓唬和驱赶"热美"。

2008年6月7日,纳西族“热美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美蹉”舞蹈的起源:

1.原始舞蹈说:因其舞步模仿野兽走路和猎人追逐野兽的步伐,再现了先民的狩猎场面;

2.驱鬼说:传说由飞魔变成的恶鬼“热”专吃死人流出的眼泪和尸体,凡是被“热”吃过的死人,其灵魂永远回不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因此,人死后,人们就跳“热美蹉”驱赶“热”鬼;

3.寻羊说:古时有一年轻牧人丢失了一只小羊,被主人吊打,伙伴们连夜帮他寻找,男的用吆喝声吓跑野兽,女的学母羊叫声唤回小羊,救了牧人。

流传至今的“热美蹉”以“驱鬼说”为主。

“热美蹉”的舞蹈风格

"热美蹉"亦称"窝惹惹",少则十余人,多则几百人,参舞者手拉手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踏歌,边唱边舞。

男发出“窝热热”的声音,女的“哎嘿嘿”伴声颤音相应和,歌词可唱逝者的生平,也可唱古挽歌,为纳西语。歌声的多声部刚柔并济,那种动听的颤音来自胸腔,好似羊群在低唤,悠长而充满磁性,好听极了。

热美蹉的舞步,则有点像羊打斗时前腿下屈的动作,采用顺时针方向环舞,保留了原始舞步的形式。舞步豪迈粗放,沉重有力,大旋律动作较为简单。

歌舞浑然一体、不用乐器伴奏、多声部之间刚柔并济。

纳西族"热美蹉"至今还存在于丽江大东、鸣音、大具、宝山等纳西族地区以及宁蒗金沙江畔纳西族村落的丧葬礼仪之中。

"热美蹉"是一种任何乐谱都难以记录只有靠世代口传心授传承的歌舞,被誉为"活着的音乐化石",对于研究原始音乐舞蹈具有重要的价值。

纳西族的舞蹈结合纳西族的音乐,是纳西族文化完好保存的体现。原始的形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纳西族先民的生活,也是纳西族文明的结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