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善于伪装的蜘蛛们

2025-06-13 23:05:07 6048

作者简介:李仲,男,硕士研究生,从事蜘蛛的生态与行为学研究工作。

http://s10/mw690/001VEzYggy72bXr4E6l19&690

蟹蛛科的蜘蛛能够将它们的体表颜色变为白色或黄色甚至紫色,从而适应它们所在的花丛 (姜虹

/摄)

蜘蛛是出色的猎手,是高超的技师,同时也是伪装大师。

大多数蜘蛛是色彩单调的,在环境中并不显而易见,甚至那些很显眼的绿色种类在自然条件下也很难被人们发现,因为它们基本都住在叶子上。但有趣的是,为了与它们居住的环境相匹配,很多蜘蛛能够主动地改变自己的颜色:比如说弓足梢蛛(MIsumena

vatia)和满蟹蛛(Thomisus

onustus)能够将它们的体表颜色变为白色或黄色甚至紫色,从而适应它们所在的花丛。这一过程通常要花费几天时间。这种色彩的适应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探访花丛的昆虫不会察觉到伪装的蜘蛛,很容易成为蜘蛛们的盘中餐;此外,如花一样的蜘蛛不易被天敌发觉,高枕无忧。原来,和我们人类的视觉系统不同,很多昆虫能够看到紫外光,而白色和黄色的蟹蛛恰恰又能吸收紫外光,因此,当蟹蛛稳坐在花丛中间的时候,那些虫虫们根本看不到蟹蛛的存在。

http://s14/mw690/001VEzYggy72bXtEVmR5d&690

和我们人类的视觉系统不同,很多昆虫能够看到紫外光,而白色和黄色的蟹蛛恰恰又能吸收紫外光,因此,当蟹蛛稳坐在花丛中间的时候,那些虫虫们根本看不到蟹蛛的存在,很容易成为蟹蛛们的盘中餐(杨云

/摄)

除了这种缓慢的色彩变化,快速色彩变化作为一种惊吓反应也同样出现在一些蜘蛛中。有一种热带园蛛(Cyrophora

cicatrosa)一旦受到惊扰就会立刻从网中掉落,与此同时,它腹部的色彩花纹会迅速改变,使蜘蛛与周围的背景混合在一起,这种快速的颜色改变很可能是腹部发光区域迅速减少的结果,当它需要转变成正常的颜色时,只需要花费几分钟时间。

http://s7/mw690/001VEzYggy72bXzEeQS56&690

和我们人类的视觉系统不同,很多昆虫能够看到紫外光,而白色和黄色的蟹蛛恰恰又能吸收紫外光,因此,当蟹蛛稳坐在花丛中间的时候,那些虫虫们根本看不到蟹蛛的存在,很容易成为蟹蛛们的盘中餐(杨云

/摄)

和这些出色的色伪相比,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蜘蛛各种类型的拟态,而其中又以蚂蚁拟态而最为著名。跳蛛科(Salticidae)中的蚁蛛属(Myrmarachne)就是这样特殊的一群蜘蛛,在外行人眼中,它们根本就是蚂蚁而完全不像蜘蛛。而其它的蜘蛛比如圆颚蛛科(Corinnidae)等的一些种类也有这种蚂蚁拟态。

http://s16/mw690/001VEzYggy72bXBwAJF4f&690

跳蛛科中的蚁蛛属就是这样特殊的一群蜘蛛,在外行人眼中,它们根本就是蚂蚁而完全不像蜘蛛,和蚂蚁不同的是,它们有八条腿

(叶承羲 /摄)

这些蚂蚁拟态的蜘蛛在形态上模仿得十分彻底:第一对前足短且强壮,通常不用于行走而是高高抬起,其它的腿则很细,身体的前后两部分都紧缩成蚂蚁的形状。当然,形态学和行为学上的适应性在不同种类的蜘蛛中变化非常大,一些种类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像蚂蚁,但依然用全部八条腿行走,但有些则是非常细致地模仿某一种蚂蚁。生活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纯蛛(管巢蛛科Clubionidae)具有最有趣的拟态——多重拟态。这种蜘蛛的雌性看起来很像毫无特点的猛蚁亚科,但明亮橙色的雄性类似切叶蚁属和锯针蚁属的蚂蚁,然而,第二和第三幼蛛阶段的哥斯达黎加纯蛛身体是有光泽的黑色,就像家蚁,而第四和第五龄幼蛛是黄橙相间的,又拟态切叶蚁。

http://s5/mw690/001VEzYggy72bXDS81684&690

跳蛛科中的蚁蛛属就是这样特殊的一群蜘蛛,在外行人眼中,它们根本就是蚂蚁而完全不像蜘蛛,和蚂蚁不同的是,它们有八条腿

(叶承羲 /摄)

关于蚂蚁的拟态,至今仍经常被人们探讨的关键问题是这些蜘蛛是否从模仿蚂蚁的行径中获得利益。虽然缺乏实验证据来阐明这种拟态的生物学意义,但已经被证实的是:至少鸟类无法分辨蚂蚁拟态蜘蛛和真正的蚂蚁。此外,人们知道鸟类通常不会吃蚂蚁,这大概是因为蚂蚁很难吃。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组实验:当用手将一只查式拟蚁蛛(Synageles)喂给一只鸟时,鸟会迅速地吃掉它;但当查式拟蚁蛛与蚂蚁一起放在盘子里提供给鸟时,鸟对于两者都不会吃。这个实验结果倾向于防御拟态,也就是说蜘蛛拟态成蚂蚁是为了自我保护,但这个模型的先决条件是拟态出现在相同的生境下。通常,那些与蚂蚁住在一起的蜘蛛基本不以蚂蚁为食,唯一的攻击拟态的例子是蟹蛛科的蚂蚁拟态蜘蛛,比如蚁蟹蛛属(Amyciaea)的种类,它们用动作引诱蚂蚁进行捕食。

最近东非的一种黑脚蚂蚁蜘蛛(Myrmarachne

melanotarsa)尤其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它们的蚂蚁拟态,更是因为它们会聚集成一个超过50个个体的复合型群体。当遇到它们模仿的对象——举腹蚁属的一种蚂蚁时,要么快速地溜走,要么采用典型的蚂蚁动作来欺骗那些蚂蚁。由于这些蜘蛛群居生活,乍一眼看上去似乎就像一大群蚂蚁,这或许可以作为对捕食者的进一步防御手段。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蜘蛛中的蚂蚁拟态主要起防御功能。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实验观察数据的支持,长得像蚂蚁的蚁蛛属种类极少成为蛛蜂的猎物,而长相普通的跳蛛则相反,经常被蜂捕食。

http://s6/mw690/001VEzYggy72bXIIhnLc5&690

无鳞尖鼻蛛很是逼真地拟态为一个树瘤 (姜虹

/摄)

有趣的是,不仅蜘蛛模仿昆虫,昆虫也会模仿蜘蛛。一些果蝇在它们的翅膀上具有明显的暗带花纹,类似某些跳蛛的腿。当它们重复抬起放低翅膀的动作时,很像蜘蛛在运动,一种实蝇在遇到跳蛛时会有这样的表现,而跳蛛显然将其误认为是恐吓中的同类,便小心地撤退了。但在科学实验中将果蝇翅膀上的暗带去掉之后,蜘蛛会立刻辨认出猎物并实行攻击。这种防御拟态是非常特殊的,仅对跳蛛有效,其它依靠视觉的捕食者比如猫蛛或螳螂就不会上这种拟态的当了。

http://s14/mw690/001VEzYggy72bXLmwb3cd&690

跳蛛科的这些蚂蚁拟态的蜘蛛在形态上模仿得十分彻底:第一对前足短且强壮,通常不用于行走而是高高抬起,其它的腿则很细,身体的前后两部分都紧缩成蚂蚁的形状

(叶承羲 /摄)

这就是蜘蛛们的伪装大法,也许在鲜艳的花瓣中间,一名猎手正蹲伏在那里,而从你书桌上悄悄爬过的一只蚂蚁其实却是一只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