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往今来的伟人是如何立志的

2025-09-10 05:05:36 716

成功人士从小就以古代先贤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从不断的学习中脱颖而出。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说:“一个人的脾气本身很难改变,如果想要有所变化,必须坚定的立下志向,有所作为,就拿我自己来说,30岁之前嗜烟如命,直到后来立下志向,下定决心一定要戒烟,从此之后再未吸烟”。

凡事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曾国藩中进士之后仕途一帆风顺,历任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他感激涕零,立志要为清政府做一番事业,精忠报国。他曾写下至理名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2岁那年,少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东北,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到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周恩来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事实,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壮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报效祖国,奋发图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毛泽东17岁在离家出走前写过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8岁毛泽东参入湖南新军,半年后清政府退位他退出了军队,决定继续求学,这时的毛泽东对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却没有明确的主见,在选择专业上举棋不定。

是啊,我们心中的那些伟人也曾经彷徨过,迷茫过,他们不是天生就能找到成功的路,而是不断的尝试、探索,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

毛泽东曾先后在六所学校报名,分别为警察学堂,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堂,商业学堂,后面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苦读,自学半年。最后报考了湖南一师,在这里他学习5年,5年时间他十分认真、刻苦,读书不倦,在深夜走廊的路灯下,茶炉房等地方借着微弱的灯光苦读至深夜,有时通宵不眠,并不断找导师请教、探讨。

青年毛泽东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有一点,他所选择的所有学校的初心就是要做成一件事,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事。欲授其学,先问其志,立大志才能成大事,在经历了艰辛磨难之后的毛泽东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新方向,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一个新的世界。

了解了伟人他们的立志,我深刻的明白立志真乃人生第一等事, 关于立志,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我们还要注意几个点:

1、立志要趁早,越早越有时间和经历塑造。

2、志分长短,立大志得大成功,小志得小成功,志向要远大光明,有使命感,站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个人。

比如赚多少钱,买房子、车子这些都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思考,把帮别人赚钱,帮别人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才叫志向,也是成人达己的大业。

3、立志前要了解自己,自己要得到什么,能力有多大,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否则就会人云亦云,迷失自我,没有志向就如同没有缰绳的马,没有方向,漫无目的,走走停停,吃草喝水,一门心思赶路的人就不会被路途的风景所吸引。

4、别担心立志是胡扯,志向往往都是远大的,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切实际,如果因为别人的说法就停止了对志向的追求,那太悲哀了。

当年的马云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有人都觉得他是空想主义,是骗子,但是这没有影响到他对志向的追求

5、立志后需全力以赴,不可半途而废。面对我们立定的志向,需要持之以恒去坚持,绝不可三分钟热度。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说到:“苟有恒,又何必三更起而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